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双重驱动下,农光互补模式正成为乡镇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的新引擎。近日,SUNFORSON推出的SFS-PM-X单立柱支架系统,凭借其灵活性和高效性,为农光互补项目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,助力农村地区实现清洁能源生产与农业增产的双重目标。
农光互补:农业与能源的“双丰收”
农光互补通过在农田、鱼塘或畜牧场上空架设太阳能板,实现“一地两用”——上方发电、下方种植或养殖。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土地资源紧张问题,还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额外收入来源,同时减少化石能源依赖,推动乡镇低碳转型。
SFS-PM-X单立柱支架系统专为农光互补场景设计,具有以下核心优势:
-
灵活适配:立柱顶帽可根据地理位置和光照角度调整,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,最大化太阳能板发电效率。
-
高效承载:单立柱可支持1至16块太阳能板,安装牢固,适用于开阔农田、鱼塘等场景,不影响下方农业活动。
-
多场景应用:系统广泛用于太阳能水泵灌溉、家庭光伏供电及乡镇级分布式电站,为农村提供低成本、可持续的能源支持。
农业热点:粮食安全与能源自主
在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,农光互补为粮食安全提供了新思路。例如,在干旱地区,太阳能水泵可通过光伏发电驱动灌溉系统,降低农业用水成本;在养殖场,光伏板为牲畜提供遮阳,减少热应激风险。
中国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,2023年农光互补项目已覆盖全国20余个省份,带动农村年增收超50亿元。而单立柱支架系统的模块化设计,使农民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扩展发电规模,进一步降低初期投资门槛。
光伏行业热点:技术创新与乡镇市场崛起
随着光伏技术成本下降,乡镇成为分布式光伏的新兴市场。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(IRENA)预测,到2030年,全球农光互补装机容量将突破200GW,其中发展中国家占比超60%。
SunRack的SFS-PM-X系统正是瞄准这一趋势:
-
高强度材料:采用耐腐蚀铝合金与热浸镀锌钢,适应潮湿、盐碱等恶劣环境,设计寿命达25年。
-
快速安装:无需复杂基础施工,降低对农田的干扰,安装周期缩短30%,助力项目快速落地。
实践案例:乡镇绿色转型的“样板工程”
在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的一个农光互补项目中,单立柱支架系统被用于鱼塘上方的光伏发电。项目年发电量达120万度,满足周边200户家庭用电需求,同时鱼塘养殖收益提升15%。当地农民表示:“光伏板减少了水面蒸发,鱼群生长更稳定,电费支出也大幅降低。”
政策支持:农光互补纳入国家战略
多国政府已将农光互补纳入乡村振兴与碳中和战略。例如,中国《“十四五”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》明确提出,支持“光伏+农业”示范项目,并对乡镇光伏项目提供补贴。欧盟也通过“农业光伏倡议”,计划投入10亿欧元推动相关技术研发与推广。
未来展望:乡镇能源革命的“绿色钥匙”
农光互补不仅是能源与农业的结合,更是乡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。未来,随着智能监控、储能技术的融合,农光互补项目将实现发电、灌溉、温控等功能的智能化联动。SUNFORSON表示,将持续优化支架系统设计,推出适配小型农场与合作社的定制化方案,让更多乡镇共享绿色能源红利。
从“靠天吃饭”到“借光生金”,农光互补正在重塑乡镇经济生态。Sunforson将不断革新太阳能支架产品,助力农光发展。